用评论之思阅读建筑 审视城市
全国勘察设计信息网 www.cidn.net.cn 2017/4/13 6:11:22 来源: 全国勘察设计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球发出“走向阅读社会”号召。1995年4月23日成为第一个“世界读书日”。
    在2007年4月23日,第12个“世界读书日”,全国20余位建筑学人举办了一场“建筑师的非建筑阅读”茶座;在2015年“世界读书日”20周年的纪念会上,来自全国建筑设计界专家组建了“建筑读书会”微信平台。
    中央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于倡导建筑文化、建筑评论、建筑审美,提升全民族建筑艺术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鼓励并引导在国民中开展建筑普及型阅读是迫切的事。

    倡导建筑文化阅读
    如果说将传统文化基因镌刻在城乡建筑中是建筑师、规划师的事,那么一个拥有建筑艺术素养的民族是产生更加精美建筑的土壤。
    历史地看,我国古今有无数精美建筑,但自古以来建筑文化教育传播不够。欧美的建筑教育可追溯到几百年前,亚洲其他诸国的建筑教育也有150年历史,但我国建筑教育仅仅走过90余年。
    中国建筑何以独树一帜,中国建筑如何找到自信,在公众中宣传普及建筑文化非常重要。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贵祥曾指出,相对于西方建筑史上由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维提出的“坚固、实用、美观”三原则,中国古代也有建筑原则,即《尚书》中关于大禹建筑的“正德、利用、厚生”三原则。
    “正德”原则,要求每个人要恪守其位,凡有德的统治者,应在日常生活起居上有适度的节制,其宫室建筑要节俭卑小;“利用”原则,重在要“用”,墨子认为,那些外在装饰性的东西不好,因为其没有实用价值;“厚生”原则指的是建造是为了方便现世生活的人。
    中国古建筑似乎并不刻意追求在形式上的翻新,而将创作欲望集中在营造的巧妙之中,如代表“工巧”的鲁班成为中国古建筑创作的最高象征。或许正是这些原则成就了中国古建筑之奥妙。
    中国人不言建筑之美,而中国建筑之美却出现在那些深深庭院的曲婉与幽静中,正所谓“大音希声”、“大美无美”。
    集中传统民居建筑质朴的精湛智慧,可以归纳出:适应环境风水的建筑选址,适应地形条件的建造方式,适应地域特征的不同建筑技术,适应气候的不同建筑材质等尊重自然、顺应环境、崇尚伦理的生存建构智慧等。
    面对中国建筑文化的瑰宝,向公众推荐什么样的建筑图书,才能启发公众建筑文化自觉与兴趣,如何传播才可扭转国民对建筑文化知识的匮乏,这是建筑师及职业出版人极为重要的责任。
    要承认,时至今日,提及普及公众文化艺术素养时,还很难看到“建筑文化”这个词汇,在各类年评、月评、周评的图书榜中,建筑图书寥寥无几。所以,建筑文化图书在面向公众上要有所突破,要有来自国家政策的支持。
    应该让社会大众知道,城市与建筑是各种文化的载体,无论音乐、美术、雕塑、小品、书法及文学都可在建筑中找到“答案”。所以,建筑图书推荐要从公众关心的城市事件入手,要从大家认同的建筑地标认知入手。
    其一,读“建筑诗学”的书。
    已故全国设计大师徐尚志是业界公认的最具中国当代建筑文化“底气”的代表性人物,他一直倡导,建筑师的修养及想象力的获得,离不开建筑与文学的联姻。
    文思因建筑而成章,建筑因文学而名世。“建筑诗学”可让公众从生硬的建筑中赏析到“美”。
    建筑师造就物质“硬空间”,文学家营造情感“软空间”。公众要从建筑文化读物中发现建筑与文学的天然联系,要从“建筑诗学”的品读中找到什么是“文化纪念碑”。
    其二,读优秀建筑作品,认识城市“地标”。
    一幢建筑之所以能成为地标,必然是凝聚了当时最杰出的城市智慧,并印证了一段最伟大的传奇。
    从重庆人民大礼堂到北京“国庆十大工程”,从第11届亚运会的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些城市标志性“事件”下的建筑,不仅催生新“地标”的诞生,更成为城市精神的栖息地。
    其三,读建筑背后的人物,体味“史诗般”的建筑师。
    吕彦直是南京中山陵与广州中山纪念堂的设计者,他的设计思想使其成为“中国固有式建筑”流派的奠基者。
    北京的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友谊宾馆、自然博物馆,均源自张镈大师的设计,他不仅一生完成百余项工程,还用人生经历写就《我的建筑创作道路》一书。
    历史宛如一部挑剔的机器,会随时代变迁而大浪淘沙,但许多建筑师的英名是竖起的精神纪念碑,其建筑文化“故事”般的普及阅读会带来“影视化”般生动写照。

    整体保护“京张铁路”也是一种“城市阅读”
    在2017年全国“两会”上,针对停运并拆除“京张铁路”的动态,全国人大代表、有“高铁院士”之称的王梦恕建议:“百年的京张铁路,是历史留给我们最宝贵的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全国政协委员李和平也提出:“京张铁路是中国人第一条完全依靠自己力量设计、施工、管理的铁路,不仅有国人的光荣,更是工业文明见证中国的现代步伐,其发展与变迁映射着中国百年发展的年轮。”他们呼吁,要保留住京张铁路历史风貌,要修建文化遗址公园。
    1906年4月30日,一列满载货物的火车自北京丰台出发,经西直门火车站,一路向北抵昌平南口,宣告着中国原创的第一条干线铁路正式开通。
    遥想当年,晚清政府积贫积弱,西方列强借机以为中国人无法胜任复杂工程,向清廷索要高价及一系列附加条件。詹天佑为维护国家利益,毅然承担起这条铁路设计与施工任务。
    他骑毛驴穿行在崇山峻岭中,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调研资料,最终创造性地完成了这一举世瞩目的建设工程。
    然而,2016年10月31日23时45分,随着有着百年历史的清华园站送走了最后一趟列车,这里便开始了新的建设。
    京张铁路北京至清河段引入了北京铁路枢纽工程,北京北站、清河站、清华园站3个站停止办理客运业务3年,清华园站将永久停运。
    历史的作用是刻录时代轨迹,如果百年铁轨不在,没有了可通达远方的历史之旅,历史怎能服务当代。
    我们是否应该为“京张铁路”这重要的20世纪工业遗产留下观赏回望之路呢?
    百年“京张铁路”建设,确是中华民族生存智慧、工程技术、审美理念等文明成果的集成。城市与建筑是中华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张铁路”更是20世纪中国线性工业遗产的经典与“传家宝”。在过去的时光里,对其挖掘、传播、再完善、再传播工作做得很不够,以至于其瑰宝价值被一般化了。
    在面对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到来的时代契机面前,如何让这条百年铁路发挥“活态”遗产价值。在未来“京张高铁”建设中,应该兼顾修建京张铁路线性遗产的遗址公园。
    首先,从爱国主义教育入手,“京张铁路”是看得见的自力更生工业文明的表征,沿线车站可修建有不同特色的京张铁路系列博物馆群。
    其次,从体现人文奥运精神看,“绿皮列车”就是一个流动的冬奥会宣传“体验馆”,如同美国纽约曼哈顿的高线公园一样,要下决心成为旧城改造的创意典范。
    最后,“京张铁路”是向国外友人展示中国百年前“原创”活态遗产的窗口,无论是体验“之”字形铁轨,还是感受多功能的观赏风景线,都充分体现了冬奥会的文化本质。
    为此,抓紧策划有内涵、有潜力、有观赏空间的“京张铁路历史文化之旅”是有前景的好命题。(金磊)

 
版权所有:北京国建信源信息咨询中心   
京ICP备11016107号-1 中文域名:全国勘察设计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