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融合与冲击之困
全国勘察设计信息网 www.cidn.net.cn 2016/11/14 6:04:05 来源: 全国勘察设计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历史街区如何在与当代生活融合的前提下,不被市场过分冲击?特色小镇在新一轮动能增长中扮演什么角色?
    面对上述问题,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刘建兴的回答是:“只有用脑、用眼、用心三者兼具,才能做好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

    10月30日,一个名为“特色古镇与历史街区保护发展”的民间沙龙在北京大学举办,参与探讨的各位专家学者认为,特色小镇建设的兴起让业界既喜又忧,在这种“幸福来得太突然”的情况下,“走得慢一点可能会更好”。

    融合:特色能否“无中生有”
    “保持本地区的历史文化是提升当地竞争力的有效方法,是单纯地享受特色小镇政策还是形成特色产业值得思考。”在杭州市政协副主席赵光育看来,行走在这条发展道路上,完全靠政府不行,也要引导市民积极参与。
    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旌阳镇党委书记刘明辉告诉记者,日前,旌阳镇已经接到世界慢城联盟发来的电子邮件,通知旌阳镇成功加入国际慢城组织,并成为安徽第一个、全国第六个“国际慢城”。
    据悉,“慢城”概念源于1999年,意大利4个小城的市长联合发布《慢城运动宪章》,提出建立一种“放慢生活节奏”的城市形态。“反污染、反噪音,支持都市绿化,支持绿色能源,支持传统手工方法作业,没有快餐区和大型超市。”
    “去年4月,旌阳镇开始创建国际慢城行动,始终坚持‘保护和维持纯净的自然环境’原则,以灵芝培植、养生、慢为元素,按照国际慢城8大公约、5大行动准则和54项标准,以慢业态为方向实施‘调转促’,以慢状态为目的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以慢仪态为要求打造核心区域,以慢品牌为主题打造休闲观光旅游,着力打造田园牧歌式的宜游、宜居、宜业环境,积极推进慢城创建。”刘明辉称。
    7月29日,国际慢城总部秘书长皮埃尔·乔治曾率领考察团,对旌阳镇创建国际慢城进行考察评估。考察团认为,旌阳镇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在建设国际慢城过程中,既融入了慢城理念,又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慢城建设独特的人文内涵和文化魅力,置身其中使人深刻地感受到一种怀旧、从容、养生、休闲的“慢节奏”生活,符合国际慢城的理念。
    同样来自旌德县的白地镇则围绕全域旅游加美丽乡村战略,以宣砚和徽派元素风格为特色,坚持规划引领,突出人文底蕴,强化项目带动,打造宣砚特色小镇。
    据旌德县白地镇党委书记柴长宏介绍,白地镇作为宣砚发源地和宣砚加工制造产业的主产地,统一宣砚小镇的宣传风格,强化集镇沿街立面的改造,对白地镇老街建筑立面风貌进行改造及老街周边环境整治,力促宣砚特色与集镇风貌融为一体。同时,联合成立于2010年的宣砚文化有限公司,采取政企共建的模式,大力开发大师砚、商品砚和学生砚等宣砚产品,探索开发宣砚石制作的小饰品、挂件等旅游产品,创作的宣砚作品多次被选定参加全国各种展览。

    冲击:文化已被“雨打风吹去”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主任吕斌曾经亲自规划设计了北京市南锣鼓巷更新改造项目,面对如今成为游客必到景点的南锣鼓巷,他连呼“没想到”。而对于过分市场化的现状,同样也有几分不满。
    “一个不尊重集体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吕斌强调,历史街区的保护发展只有房子不行,还需要有内涵,要思考特色古镇和历史街区保护与单纯的文物保护有何区别。
    “北京还能看出古都的迹象吗?历史与文明的断裂非常沉痛。”刘建兴说。
    “商业味道太浓,丢了文化,丢了魂儿。”——曾有人如此评价南锣鼓巷。人流“超载”,除了让南锣鼓巷不堪重负,游客也难有良好体验。
    或许正因如此,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亚洲最佳风情地之一”的南锣鼓巷,从今年4月25日起,主动取消3A级景区资质,正式暂停接待旅游团队,迈入“散客时代”。
    而不少到过南锣鼓巷的游客普遍感受是,只见商业不见文化,只见利益不见品位,甚至感叹卖的东西贵且不说,还很庸俗。当地的老住户也称,“南锣刚兴起的时候,街上都是创意文化商铺,而且京味儿十足,这两年游客越来越多,各种商铺蜂拥进驻,南锣的味道跑偏了。”
    其实,作为有740多年历史的北京最古老街区之一,南锣鼓巷最“值钱”的就是历史和文化,而且,南锣鼓巷也名列北京市政府批准的第一批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既然如此,就应该驱散南锣鼓巷的过度商业化气息,恢复她的文化气质,做大做好历史文化课。
    一位南锣鼓巷的老住户则表示,改造之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像疏远了,尤其是对她这样的老人来说,觉得很不习惯。“胡同就不该改成商业街,这样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对于南锣鼓巷的转型之路,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认为,转型要尊重南锣鼓巷历史文化特征,因此,南锣鼓巷不应朝着单纯的旅游区方向发展,而应该朝着首都文化生态博物馆的方向发展。魏鹏举建议,南锣鼓巷在业态结构的升级过程中,应注意将文化创意与餐饮、旅游等业态相融合。除此之外,还可以引进诸如故宫博物院等大型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商店,以及文创衍生品的开发,由此丰富文创产品的业态。
    “南锣鼓巷的转型需要通过立法来解决,在满足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应该由当地的产权利益人决定街区未来商业模式和发展道路的走向。” 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强调。(来源:中国建设报)

 
版权所有:北京国建信源信息咨询中心   
京ICP备11016107号-1 中文域名:全国勘察设计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