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解内涝之殇
全国勘察设计信息网 www.cidn.net.cn 2016/9/1 6:22:19 来源: 全国勘察设计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今年入夏以来,持续的强降雨令全国多个省市遭遇内涝。城市内涝已经普遍影响到城市正常运转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夏季以来已经有79个城市出现内涝。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近年来各地城市建设中产生诸多弊病,例如河流、湖泊和湿地被填埋占用、绿地面积严重不足、城市地面过度硬化等等。这些开发方式最终造成当前许多城市面临不同程度的内涝威胁。建设海绵城市是标本兼治之策。

    城市内涝此起彼伏
    一场大雨,检验出城市的脆弱。客观看待和理性分析我国城市一下暴雨就内涝的现实,这实际上是经济增长过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规划设计理念陈旧、城市灾害预防思想麻痹心理侥幸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二三十年一遇的大范围内涝则是非常规特大暴雨摧毁城市原有防御能力的表现。由于城市规划不合理等原因挤占了排水系统的升级空间,中国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统很难大幅升级。人们普遍认为,城市内涝的原因包括“城市建设重地上、轻地下”、“城市缺乏科学规划及超前意识”、“疏于监管地下排水工程”、“急功近利的发展理念和政绩观”等。
    专家分析认为,造成国内一些城市“遇水即涝”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
    一方面,目前城市中的排水设施标准普遍偏低。近年来各地虽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巨大财力,效果也十分明显,但遗憾的是,在针对早期修建的城市排水设施的维护更新上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一些老城区的情况更为严峻,致使许多城市的排水设施体系超负荷运转,即便发现了问题,也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追加投入和维护更新,城市整体防洪能力不断减弱。如武汉地下排水系统的管网、箱涵等此前都是按照“一年一遇”的标准建的,随着城市不断扩张,这种标准已不能适应今天城市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则是城市建设的盲目扩张和攀大加剧了突发天气灾害的可能性。城市建设中的空间扩张、硬覆盖加剧、人口膨胀等通病极易造成汛期内涝。在现有条件下,需要进一步改善、完善城市的排水系统。

    迫切需要建设海绵城市
    过去,我国城市建设存在“重地上、轻地下”痼疾,这种重视城市外表的规划与建设、不重视地下排水等配套设施建设,被指“要面子、不要里子”。“城为人居”,城市的最大贡献在于宜居、让人们生活更美好。因此,评价一座城市的优劣,就不能只看地表的、外显的,更要看地下的、功能的。
    部分海绵城市出现内涝,说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迫切性。建设海绵城市就是要系统地解决城市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问题,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改善城市水质量和水环境,调节小气候、恢复生物多样性,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

    让城市学会“呼吸”
    顾名思义,海绵城市寓意城市像海绵一样,有降雨时,能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三大功能。
    2015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水利部公布了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名单,16个城市将获得中央财政补贴10多亿元,用于海绵城市建设。2016年4月,第二批14个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确定。中央财政将对试点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具体补助数额按城市规模分档确定,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
    海绵城市的本质是改变传统城市建设理念。传统城市建设模式的出发点是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结果造成严重的城市病和生态危机;海绵城市则是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低影响开发模式。在城市排水上,传统城市建设模式是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而海绵城市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追求城市人水和谐。
    海绵城市能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缓解城市内涝,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唯有积极探索“海绵”理念,让城市学会“呼吸”,才能让城市回归自然,使水源得以涵养,使田园得以保存。(吴学安)

 
版权所有:北京国建信源信息咨询中心   
京ICP备11016107号-1 中文域名:全国勘察设计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