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与东北大学联合共建“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东北大学先进轨道交通智能化联合实验室”签约揭牌仪式在东北大学顺利举行。东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冯夏庭,东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研究设计院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邢毅,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刘岭等领导出席签约揭牌仪式。 联合实验室主要聚焦以高铁为代表的轨道交通实际运行场景,搭建基于工业元宇宙驱动的轨道交通智能运行控制数字孪生平台,攻克数字孪生下的轨道交通运行识别、决策及控制等关键技术,提升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水平,共建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强化重大项目申报,组建高水平研究团队,加速高层次人才培养,助力中国轨道交通智能运行控制保持国际领先水平。 冯夏庭在致辞中指出,研究设计院集团是中国最早从事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研究设计的专业公司,是中国轨道交通通信信号领域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东北大学自建校以来,始终以育人兴邦为使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加快推动一流大学建设。本次联合实验室的创建是双方校企深度融合的重要标志,深化双方在科学研究、产业创新、技术发展、人员交流等方面的互动合作,服务国家战略、聚力集智攻坚、加快成果转化,协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东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冯夏庭在致辞中指出,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是中国最早从事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研究设计的专业公司,是中国轨道交通通信信号领域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东北大学自建校以来,始终以育人兴邦为使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加快推动一流大学建设,本次联合实验室的创建是双方校企深度融合的重要标志,深化双方在科学研究、产业创新、技术发展、人员交流等方面的互动合作,服务国家战略、聚力集智攻坚、加快成果转化,协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邢毅表示,东北大学在复杂工业过程优化与控制、智能制造系统等领域的卓越成就享誉国内外,在轨道交通智能优化调度、工业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诸多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这些深厚积累与轨道交通智能化发展的需求高度契合。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是轨道交通安全控制系统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成果的具体体现,对推动中国轨道交通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智能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联合实验室将成为轨道交通智能化领域的重要创新平台,为我国轨道交通技术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柴天佑作为联合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发表讲话。他表示,联合实验室将工业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工业元宇宙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流程实验室所创建的综合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等技术体系,与列控系统技术深度融合,联合研发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自学习自优化列控智能系统,为国家高铁智能化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揭牌仪式前,与会领导及专家共同参观了东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观看了研究设计院集团、东北大学宣传片。 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对外联络与合作处、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业合作部、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相关负责同志,研究设计院集团科技管理部等部门负责同志3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供稿:科管部 席皓哲、成容) |